1
彬县职业教育中心
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和陕西省加快发展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有关精神,全面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加快推进我校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创新创业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我校创新创业的能力和水平,经研究决定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以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丰富创新创业活动为抓手,不断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
二、工作目标
围绕提升中职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着力在学生创新创业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实训孵化等三大方面开展系统深入的教育工作,加强创新创业体制机制建设、师资建设、课程建设、实践建设、平台建设和文化建设,帮助中职生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培养创新能力,塑造创新人才。
三、推进创业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组织领导
1、成立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统筹协调全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由学校主要领导牵头,招生处、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处、团委、财务处、、各系部共同参与,创委会下设办公室,挂在机电系办公室,负责具体的日常工作。通过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精心组织,指导实施,把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形成各部门共同配合,全体教职工和学生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领导小组:
组 长:王银亮
副组长:王喜群
成 员:杨妙玲 李超、任东平、杨明礼、景宏博
下设办公室:
主 任:王喜群
副主任:杨妙玲
成 员:任东平、杨明礼、景宏博
2、加强各系部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系部要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成立学生创新创业活动领导小组,由系主任及部分教师组成,同时可聘请创业成功的校友、企业管理者、有关专家担任学生的创业导师,为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专业系 |
负责人 |
办公地点 |
指导教师 |
信息工程系 |
任东平 |
系主任办公室 |
田 丰 |
人文科学系 |
景宏博 |
系主任办公室 |
王西海 |
能源工程系 |
杨明礼 |
系主任办公室 |
高 恒 |
3、鼓励学生成立创新创业兴趣小组。对学有专长,有科技发明兴趣的中职生创造有利条件,从指导教师、场所、经费、活动开展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和帮助。
(二)师资队伍建设
1、注重培养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的创新创业教育校内指导教师队伍。立足实际,充分发挥现有教师队伍的作用,通过培养、转向、引进,逐步建立一支与创新创业教育相适应的校内指导教师队伍。支持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与社会行业的创新创业实践、引导教师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理论和案例研究,不断提高在专业教育、就业指导课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专业系指导团队 |
负责人 |
成员 |
信息工程系 |
魏 静 |
徐辉、余波、程梅 |
人文科学系 |
景宏博 |
张军琦王西海、张宝善、 |
能源工程系 |
杨明礼 |
李占彬、安军宝、杨军 |
2、积极选聘一支由优秀毕业生和科技局专业人士组成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 通过定期组织专兼职教师培训和交流,组织创新创业教育经验交流会、座谈会、调研活动,总结交流创新创业教育经验,不断提高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水平。
负责:魏志英(彬县科技局局长)
成员:
武高高自主创业优秀毕业生
刘金宝:彬县金海印务老板
朱明珍:自主创业成功人士
(三)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专业课教学过程的始终。
1.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中,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突出专业特色,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要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要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车工、钳工、数控、电子、计算机等专业在实践教学中,强力渗透创新意识教育,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2.积极摸索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模式。全面深入系统地开展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研究工作,探索技能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模式和新途径。对毕业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培训,逐步提高创业指导和创业技能培训覆盖面,提高创业培训实效。
3.创业课程纳入必修课。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开设 《创业教育》(或《创业基础》)必修课程。针对有创新创业意愿学生开展实训教育,针对创业学生提供孵化环境和扶持保障。
(四)创业团队培训
每年聘请彬县科技局领导来学校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知识培训,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