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县职业教育中心师资培训计划
(2016-2017学年度)
为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加快我校教育发展适应社会对中职人才的需要,全面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素质,结合我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特制定本教师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科研立校、人才强校、改革兴校的目标,按照引进新人才、用好现有人才、发展未来人才的方针,以素质教育和技能教育课程改革为指导,坚持按需施教培训原则,突出培训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学研用相结合的培训理念,推行教研、培训、自修一体化,探索优质、高效、开放的培训模式,重视发展双师型教师,积极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重点培养名师和学科带头人;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一支热爱职业教育事业、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具有较高职业教育素养和专业化水平的职业教师队伍,为我校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二、培训计划及目标
(一).学历提升培训
鼓励教师参加学历提升培训学习,三年内,使教师学历达到家中等职业学校师资学历要求,各学历占比达到如下比例:研究生学历占10%,本科学历达到70%,专科(实训指导教师)达到20%。这是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条件。
(二)、专业培训
教师专业培训是提高教师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按照国家规定,职业教育教师应至少每3年必须接受1次省级培训,每3年接受1次国家级培训。特别是我校近年来参加省级、国家级培训的人员人数较少,专业单一,影响着我校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本学年度,我校要加强教师专业培训和考核力度,分批次、大批量选派专任教师参加各专业省级和国家级培训,以及聘请专家入校培训,实实在在提高专任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1、外派专业培训
(1)2016-2017学年度年计划选派至少20人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选派10-15人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
选派至少15人参加省级双师型教师培训、选派至少10人参加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训,以提高我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和双师型教师比例。
选派至少3人参加省级或国家级学科带头人培训,以提高专业建设和管理人员业务水平。
选派5-10人参加省级教科研人员培训,选派至少5人参加国家级教科研人员
培训,以提高教科研人员业务能力,为我校建设标准化科研机构奠定人力资源基础。
选派专业系、教务、科研及其它职能部门优秀教职员工参加中国教育学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省职教学会及其它行业、学会、高校培训基地等机构组织的与中职教改、科研、管理相关的专业化短期培训(培训会),以促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科研水平、管理水平的提高。本学年度计划选派三类人员外出参加短期培训:教育教学改革培训3-5次,培训20人次以上;教科研人员短期培训3-5次,培训人员10人次以上;管理人员短期培训2-3次,培训人员10人次以上。
2、专家入校培训
2016-2017学年度计划聘请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专家3--5人,入校3--5次,聘请管理方面专家1-2人,入校1-2次,对我校教职工进行相应业务的全员培训。
3、校内“蓝青工程”(帮扶)培训
采取名师、能手、学科带头人与青年教师一对一“结对子”的方式,带动一部分具有培养前途的教师在专业上得到帮扶和提高。
2016-2017学年度帮扶安排计划如下:
部门(系) |
帮扶教师 |
帮扶对象 |
备注 |
信息工程系 |
豆晓峰 |
池芳丽 |
|
郭会娟 |
武静 |
|
|
王军 |
张莉 |
|
|
常鑫 |
池祥 |
|
|
能源化工系 |
惠鹏斌 |
豆鑫 |
|
赵大平 |
梁亮亮 |
|
|
任玉萍 |
王伟 |
|
|
李雨珊 |
刘玥 |
|
|
安军保 |
刘磊 |
|
|
人文科学系 |
张军琦 |
田燕子 万建军 曹 梦 |
|
姚秀梅 |
何鹏伟 杜宝利 |
|
|
冯 晓 |
张 晶 |
|
|
王西海 |
秦梦丽 |
|
|
科研处 |
杨妙玲 |
魏 静 郭会娟 |
竞赛类 |
高 恒 |
吕小亚 罗小芳 |
||
李明俊 |
陈 蕾 杨 花 |
||
武萌 |
何宝静 |
|
|
李敏 |
|
|
|
梁云 |
|
|
|
王海宁 |
|
|
|
吕小亚 |
王静 |
|
4、校本研修培训
以校本研修为契机,组织教师进行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技能的培训;促进教师教学理念和知识更新的培训,按照教育部门关于教师“继续教育”、“校本研修”的政策规定,组织教师参加校本集中培训不低于4次/学年。
二.建设梯度型师资团队工作室,带动全体教师专业化成长。
通过培训,以我校知名教师、高职称教师、持能型教师为依托,创建若干梯度型教师工作室,安排专任教师按梯度参与对应工作室教研教改、备课、培训等活动,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逐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工作室的创建与活动组织,由各专业系据本系实际情况进行创建、提出计划、组织日常教研教改革、备课、培训等活动及考核工作,学校职能部门定期检查考核。
学校对各系教师工作室的创建提出如下建议,供各系参考:
专业系 |
工作室名称 |
数量 |
负责人 |
参与教师 |
备注 |
信息工程系 |
名师工作室 |
1 |
魏静 |
张爱群、孙亚莉等 |
市级以上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承担负责人工作。 |
双师工作室 |
|
任东平 |
程梅、胡亚峰等 |
具有较强专业实践技能的教师承担负责人工作。 |
|
骨干专业教研室 |
2 |
孙亚莉 |
李敏、张亚萌、 |
由专业或学科带头人承担负责人工作。 |
|
王军 |
|
||||
人文科学系 |
名师工作室 |
1 |
张军琦 |
田燕子曹 梦、万建军、姚秀梅 |
市级以上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承担负责人工作。 |
|
申 力 |
王燕、郭慧娟、骆天锦 |
|||
双师工作室 |
1 |
冯晓 |
张宝善、焦欣、孙文婷 |
具有较强专业实践技能的教师承担负责人工作。 |
|
能源化工系 |
名师工作室 |
1 |
吕小亚 |
谢艳妮、王红平、任玉平 |
市级以上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承担负责人工作。 |
双师工作室 |
2 |
安军保(机) |
阚宏江等 |
具有较强专业实践技能的教师承担负责人工作。 |
|
杨养户 (汽修) |
王宝利、王静、乔凯 |
||||
骨干专业教研室 |
1 |
李占斌 |
|
由专业或学科带头人承担负责人工作 |
|
科研处 |
教科研工作室 |
1 |
杨妙玲 |
景弘博、任东平、魏静 |
|
三、培训目标及要求
(一)培训目标
1、各系要准确统计本系教师学历达标情况,对学历不达标教师,动员、鼓励其参加学历提升学习,制定本部门学历提升计划,力争三年内使专任教师学历全员基本达到本科学历,45周岁以上实训教师达到专科以上学历,研究生学历达到10%。
2、各专业系制定各级各类外出培训简单计划(专业、人员、大致时间等),提交科研处,学校力争按上述所列计划数完成培训任务。
3、学校按期邀请专家进校培训,届时各部门应全力组织教师参与培训。
4、帮扶培训项目,帮扶人要针对被帮扶对象实际情况制定帮带计划,专业系审核,并按计划落实帮扶工作,学期及年度结束时,专业系及职能部门要按计划进行考核评价帮带效果,对优秀帮扶人给予表彰奖励。日常帮扶工作,专业系给予帮扶人相应工作量报酬。
4、工作室建设工作要在10月底前建成,并启动师资培训带动工作。
名师工作室要承担我校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每个名师工作室年培养县级骨干教师2人以上,市级骨干教师1人以上,培训是否达标,考核标准为以县市级任命文件为准。
双师工作室年度培养专业技能教师5人以上,考核标准由专业系制定、职能部门监督,学终对培训对象进行实践考核。
骨干专业教研室承担专业系各科教师备课、教研教改等日常业务培训任务,力争每学期培养3-5名校级骨干教师(参加校级比赛获奖或学校认定骨干教师)。
教学科研工作室,各系上报1-2人参与,年度力争培养3-5名县级以上优秀教学科研人员。
专业系应给予各工作室负责人适当工作量报酬。
(二)要求
1、各系务必按照学校教师培训计划,修订本系教师培训计划,按要求落实各类培训工作。
2、外出培训人员要认真学习,返校后应向学校做出书面汇报,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承担相应专业的教学、教研教改革等任务。
3、教师参加专业发展培训纳入教师个人年度考核,建立具有平等竞争、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营造比、学、赶、帮、超,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开拓进取,健康向上的工作氛围。
4、学校每学终对教师培训工作进行全面检查考核,奖优罚劣,鼓励教师参与培训和自主学习提高。
科研处
2016.9.1